专家指出,像豆豆如此的情况,大概是大家平时所说的皮肤饥饿症。
当孩子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,母亲就能通过爱抚胎教,与孩子进行交流。孩子诞生之后,更需要亲人的触摸。常在亲人怀抱中的幼儿能意识到和亲人之间紧密相连的感觉,让孩子有安全感,如此可以让孩子啼哭少、睡眠好、体重增加快,同时抵抗力也会较强,智商发育也会明显提前。反之,让孩子长期处于皮肤饥饿状况,会引起孩子食欲不振,智商发育迟缓及行为异常等等。日常缺少抚爱,缺少身体触摸的孩子,总是会自发地咬手指、啃玩具、哭闹不安,甚至把头或身体乱碰撞,这就是皮肤饥饿症的表现。
在现代社会,不少爸爸妈妈都以工作繁忙、生活紧张为借口,把孩子扔给老人看管,感觉自己努力打拼赚钱,可以带给孩子更好的生活。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。孩子不仅仅是需要物质上的满足,愈加需要爸爸妈妈的关爱,如此才能够帮助孩子身心的发育。
还有一些家庭,对孩子的教育很严格。只须还真有有点错或者大人不称心,就打孩子屁股,平常极少得到爸爸妈妈亲昵爱抚。打屁股成了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唯一的接触方法。如此,这类孩子容易产生孤独感,并沉迷推撞、打架闹事、对周围世界带有敌意
也还有不少家庭,在孩子还是幼儿的时候,爸爸妈妈常常爱抚和拥抱孩子,但等到孩子大了之后,就极少给予这类爱的爱抚。只有当孩子患病时,才有被爸爸妈妈摸摸前额的机会。其实大孩子也非常喜欢亲人爱抚他的手和头,如此他们能更深切地感觉到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。
因此,作为父母,要多关爱孩子,多给孩子一些爱的爱抚。
那样,应该采取哪种触摸办法呢?
1、拥抱。夫妻或孩子抱在一块,是通过心的跳动、眼神的传递,把自己对他们的感情默默地传递给他们;
2、脖子后背的抚摸,它可以消除紧张和疲劳;
3、臂部按摩。从手腕到肩部的柔和按压,以解决皮肤饥饿。